面對民爆物品監管的嚴峻形勢,黔南州公安局積極探索運用“數據鐵籠”,自主研發了“黔南州民爆物品監管服務信息系統”,實現了民爆業務辦理、比對預警、實時巡查、全程監督“一網通”。
近日,公安部治安管理局副局長、全國安全防范報警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馬維亞、工業和信息化部安全生產司副司長羅志堅及相關人員一行,來到位于黔南州福泉市的甕福磷礦穿巖洞礦,現場觀摩數碼電子雷管及現場混裝炸藥在露天大爆破中的應用。
在現場解說員的引導下,通過觀看展板并聽取講解的方式,觀摩組對黔南州公安局和福泉市公安局民爆物品安全管理情況,以及甕福集團、甕福磷礦、穿巖洞礦、貴州盤江民爆有限公司甕福分公司和貴州開源爆破工程有限公司概況、爆破管理現狀進行了了解。
據了解,為深挖電子雷管數據價值,實現民爆物品精準管控,2016年8月,黔南州公安局在成功研發應用黔南州民爆物品監管服務信息系統,對民爆物品審批、儲存、運輸、使用等關鍵環節陽光監管、閉環監管、可視監管和一體監管的基礎上,率先在全州推廣應用電子雷管,將電子雷管起爆信息與爆破作業項目民爆物品領用出庫信息進行自動對比,構建電子雷管起爆信息與爆破作業項目不符、人員不符、地點不符、數量不符等預警研判模型,預警信息實時推送監管民警核查,全面提升涉爆違法犯罪預測預警預防能力,實現民爆物品使用末端精準管控,徹底解決民爆物品“最后一公里”非法流失的隱患頑疾。
甕福集團具有非營業性爆破作業單位資質,設置有民爆物品儲存庫一座,位于福泉市道坪鎮英坪村;甕福磷礦設置有民爆管理部,負責全礦范圍涉及爆破的協調、證照辦理工作,對爆破安全技術工作進行監管和考核。目前,甕福磷礦使用逐孔微差爆破技術,持證爆破作業人員58人。從2016年10月份開始,甕福磷礦逐步引入數碼電子雷管。
甕福集團副總經理趙武強說,目前,甕福集團正處于產業結構調整升級的關鍵期,我們深刻認識到爆破作業危險性高、雷管末端管控難度大。為此,甕福磷礦專門成立了民爆管理部,強化民爆管理工作,為實現當前爆破大數據監管形勢,強化爆破安全,在各級公安機關的指導下,甕福磷礦和盤江民爆公司、開源爆破公司精誠合作,通過技術交流、聯合爆破的方式,逐步引入、掌握電子雷管爆破技術,自2016年以來,共用于電子雷管爆破工程費用1000余萬元。貴州開源爆破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寶亮介紹了本次爆破施工及參數設計情況。聽完介紹,所有人員在穿巖洞礦1308觀景臺,現場觀摩了數碼電子雷管及現場混裝炸藥在露天大爆破中的應用。觀摩結束后,黔南州公安局治安支隊支隊長張勇簡要介紹了全州電子雷管末端管控情況,并對本次爆破信息實時上傳至黔南州民爆物品安全監管服務信息系統情況進行了演示講解。
馬維亞、羅志堅最后做了點評:一是祝賀本次爆破取得成功;二是對黔南州和福泉市民爆物品管控工作給予高度贊揚;三是對甕福集團為黔南州推廣數碼電子雷管和現場混裝炸藥技術所做的貢獻表示感謝。最后指出,民爆行業安全生產工作責任重大、任務艱巨,下一步,公安部與工業和信息化部將共同聯手,加快推進數碼電子雷管和現場混裝炸藥技術的應用。
貴州省公安廳、貴州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黔南州、貴州盤江化工(集團)有限公司、貴州盤江民爆有限公司、貴州開源爆破工程有限公司、保利久聯控股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相關負責人陪同觀摩。